食蛇龜
學 名 Cuora flavomarginata
原 產 地 中國,台灣及 琉球
棲息環境 濱河湖岸邊森林地帶.
體 長 背甲17公分.
適 溫 攝氏24-30度.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原生箱龜.適應力強,體健易養.目前已經列入CITES II保育類,
不能任意捕捉買賣.二,三年前,低海拔山區如翡翠水庫,花蓮,屏東等地山區仍十分普遍.
不過近年來已經因為大量捕捉走私出口,數量連年急速減少.
所幸 近年大陸所謂的安徽食蛇龜崛起,台灣食蛇龜的需求也就逐步下滑,
使得濫捕的情形已經收斂許多,台灣 的食蛇龜族群仍然為數眾多,
不過絕大多數都棲息在偏遠的山區.
台灣研究食蛇龜的專家當然就是以師大生物系教授陳添喜博士最為專業.
他曾經在翡翠水庫上游山區研究食蛇龜多年,並以發報機繫放野生食蛇龜以追蹤牠們的活動範圍.
從而發現食蛇龜的雄龜會翻山越嶺,遠離自己的棲地去尋找雌龜交配,然後再返回自己的棲地.
這種行為據陳博士解釋,是可以降低近親繁殖的機率.
食蛇龜
三十年前,站長曾經在鳥店買過三隻食蛇龜飼養,在那個遠古時代,連巴西龜都尚未進入台灣,
食蛇龜就是最普遍的放生龜.當時三隻成龜只花了台幣30元.現在市面上都要1000左右一隻.
而在美國一隻現在可以賣到150美金.但大多是由大陸出口的中國食蛇龜.
食蛇龜共有三個亞種,產於台灣的是承名亞種的台灣食蛇龜C.f. flavomarginata;
產於中國南方的是C.f. sinensis,大陸稱為黃緣盒龜或黃緣閉殼龜;
而少部分產於日本琉球群島的日本食蛇龜C.f. evelynae.這三個亞種的分類並不十分明確,
要確認品種並不容易.由於食蛇龜和花背箱龜一樣,幾乎可以遠離水岸生活,
因此有國外學者據此極力要將這兩種龜脫離比較親水的Cuora屬,而獨立為Cistoclemmys屬.
所以食蛇龜的 屬名也被 少數人稱為Cistoclemmys而非 Cuora.
長期離水的生活對於食蛇龜來說影響不大,在飼養環境的佈置上就比較容易.
木柵爬蟲館的食蛇龜展示區就是最佳的佈置.在食性上屬於雜食性,
以植物的果,葉及蝸牛,蚯蚓,蟋蟀,麵包蟲為食.偶而補充箱龜飼料和鈣粉等會更增加營養的均衡.
雌雄的辨別並不困難,以尾巴的長短來區分,雄性尾巴粗大,雌性尾巴短小.雌龜每年五至七月產卵,
每次產1-3顆,每年可產1-2窩.幼龜約70天便可孵化.成長到12公分以上就算是成龜,
可以開始繁殖後代.飼養食蛇龜的風氣在台灣一直都很盛行,
不過近年已慢慢由大陸的安徽食蛇龜所取代,對台灣食蛇龜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